A.能伸手抓到東西
B.看到喜歡的東西時會手舞足蹈
C.一抓到東西就不放,且將它塞到嘴里
D.不斷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體扔到地上
試題解析:視觸協調出現的主要標志是能伸手抓到東西。
A.統一集中管理
B.合同登記管理
C.備案管理
D.出口許可管理
試題解析:根據《管理辦法》,今后列入禁止出口的技術,將不得出口;限制出口技術將實行許可證管理。
A.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
B.服務貿易的緩慢發展
C.中國貿易規模急劇擴大
D.貨物貿易總量下降
試題解析: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發展最重要的特征是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積極發展對外技術貿易適應了知識經濟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出口商品結構戰略調整,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保證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A.5個月左右
B.8個月左右
C.10個月左右
D.1歲左右
試題解析:嬰兒早期(5個月左右),這段時期心理的發展突出表現在視聽覺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依靠定向活動認識世界,手眼動作逐漸協調。手眼協調動作指眼睛的視線和手的動作能夠配合,手的運動和眼球的運動協調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東西。
A.技術是指制造一種產品的系統知識
B.技術是指一項工藝的系統知識
C.技術是指一項服務的系統知識
D.技術是指開發一種資源的系統知識
E.技術是指提高某一勞動效率的系統知識
試題解析:根據聯合國技術轉移行動守則會議(1983年11月4日第五屆會議)對技術的定義,技術是關于制造一項產品,應用一項工藝或提供一項服務的系統知識,但不包括只涉及貨物出售或只涉及貨物出租的交易。根據該定義,技術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技術指制造一種產品的系統知識;(2)技術指一項工藝的系統知識;(3)技術指一項服務的系統知識。
A.香港
B.韓國
C.歐盟
D.美國
E.日本
試題解析:我國引進技術來源主要集中于香港、韓國、歐盟、美國、日本等。
A.以想象過程為滿足
B.想象內容零散,無系統
C.想象的主題不穩定
D.想象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試題解析:題干中的案例說明幼兒想象的主題不穩定。
A.學前兒童對昨晚和明早的認知水平高于對上午、下午、晚上的認知
B.學前兒童對明早的認知水平高于對昨晚的認知水平
C.幼兒的時間知覺,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觸到的周圍現象的變化
D.學前兒童對一年四季的認知早于對“周”的時序的認知
試題解析:幼兒的時間知覺,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觸到的周圍現象的變化。
A.形象記憶占優勢
B.語詞記憶占優勢
C.意義記憶用得多
D.機械記憶效果好
試題解析: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無意記憶占優勢,有意記憶逐漸發展;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程度逐漸提高:機械記憶用得多,意義記憶效果好;形象記憶占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法逐漸發展。
A.運動記憶
B.情緒記憶
C.形象記憶
D.語詞記憶
試題解析:從記憶內容看,可分為運動記憶、情緒記憶、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兒童最早出現的是運動記憶;兒童最晚出現的是語詞記憶。
A.幼兒形象記憶的效果優于語詞記憶
B.幼兒無意記憶的效果優于有意記憶
C.幼兒有意再現的發展先于有意識記
D.幼兒機械記憶的效果優于意義記憶
試題解析:“幼兒機械記憶的效果優于意義記憶”是錯誤說法。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試題解析:隨著出口產品競爭力和增長質量的提高,2004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大于進口增幅15個百分點,并首次實現貿易順差41.1億美元。
A.設備
B.零部件
C.設備與技術的結合
D.制造技術
試題解析:技術進出口一般是指無形的工藝操作技術、管理經驗或知識,既所謂的“軟件”交易,在實踐中,有時技術進出口也同時包含了一些機器設備的買賣,是技術實施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所以說“軟件”是設備與技術的結合。此題選。
A.動作
B.言語
C.表象
D.情緒
試題解析:形象記憶是根據具體形象來記住各種材料。1歲前的形象記憶和動作記憶、情緒記憶緊密相連。幼兒期,形象記憶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幼兒的形象記憶是依靠表象進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視覺表象。
A.技術專利權
B.著作權
C.商標專用權
D.以上都不正確
試題解析:我國對商標續展次數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效期滿就可以進行辦理商標續展手續,辦理續展后的商標專用權可以無限期保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標專用權是具有無限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