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浙江武義縣后陳村是全縣經濟條件較好的村,但由于財務使用不透明,村民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續向縣紀委、街道反映村里問題,卻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任村支書因經濟問題被杏處。2004年初,村里有1000畝土地被征用,獲補償金1900多萬元,在人均發放7000多元后,還剩1000多萬元。如何處理這些集體資產成為村內一個難題。為幫助村民尋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由縣紀委牽頭組建的村務監督改革指導小組進駐后陳村,指導小組在大量聽取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組建一個相對獨立于村委會及村黨支部的監督委員會,真正能從根本上讓村民有效制約村干部的權力。6月,后陳村在海選村委員基礎上由群眾選舉產生了全國第一個村級民主監督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與村黨支部、村委員一起稱為“三委會”。監督會成立不久,即對村里兩口池塘的承包進行了全程監督,結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承包價從2.8萬升至5.8萬元,2005年后陳村舉行垃圾清運投標會,村委會主任主持會議,監委會主任到場監督,不到5分鐘結果就出來了,沒有人對投標公正性表示質疑。監委會成立后,后陳村每年的創收情況,包括出租土地給廣告公司做廣告牌、舊糧站出租、經營沙場、村留土地上的杉樹出售,以及向上級部門申請到的資金補助等,每一筆都要經過監委會審核后公布。2004年,當年的招待開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著發票隨便報銷了。在村財務公開欄前,村民告訴記者:“過去簡直是胡來,集體的錢像是干部自己的,現在不一樣了。”監委會主任說:“我的職責就是看他們有沒有按程序辦事,有沒有搞暗箱操作。”監委會成立以來,后陳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連續8年實現零違紀,村民連續8年實現零上訪。村兩委已順利完成了3次換屆。最近的一次換屆,村兩委成員一個沒動,全部高票當選,一次通過。目前,浙江省3萬多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實現了村級監督組織全覆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監督成本的權力制衡制度,對建立鄉村“陽光權力體系”,共建和諧社會帶來重要啟迪。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制度創新已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并在全國推行。——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5月14日(1)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來保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2)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有何啟示?(2013年)
A、學位評定委員會;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
B、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
C、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
D、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術委員會
黨的基層組織是指()。
A、黨的基層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
B、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黨小組
C、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
D、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
下列是政協全國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是()
A法律委員會
B內務司法委員會
C經濟委員會
D提案委員會
E外事委員會
A.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向人民政府負責
B.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內部機構設置
D.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結構功能及與基層政權的關系
A.法律委員會
B.財政經濟委員會
C.外事委員會
D.民族委員會
E.預算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