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答案
患者,女,17歲。行經時,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有塊,塊下痛減,乳房脹痛,舌紫暗有瘀斑,脈弦澀。辨證為氣滯血瘀證。處方為膈下逐瘀湯(當歸15g、川芎10g、白芍12g、桃仁10g、紅花10g、丹皮12g、烏藥10g、五靈脂10g),審方時應提起注意的項目是()
A、五靈脂需要包煎
B、當歸不能超過10g
C、白芍應為赤芍
D、舌紫代表有血瘀,應使用西紅花
E、烏藥應先煎
用于痛經、癥瘕、關節疼痛以及熱郁血滯所致斑疹色暗的最佳藥物是
A、益母草
B、王不留行
C、紅花
D、五靈脂
E、牛膝
血府逐瘀湯的組成不僅包括桃紅四物湯,還包括( )。
A、烏藥、香附、枳殼、延胡索
B、香附、牛膝、沒藥、五靈脂
C、蔥白、麝香、大棗、黃酒
D、柴胡、桔梗、枳殼、牛膝
E、官桂、干姜、蒲黃、五靈脂
與人參同用的藥物是( )。
A、甘草
B、萊菔子
C、五靈脂
D、藜蘆
E、五靈脂
患者,女,27歲。腹痛,妊娠試驗陽性,行婦科彩超檢查提示,宮外孕急性期,有中等量出血,用藥首選( )。
A、丹參、赤芍、桃仁
B、丹參、三棱、莪術
C、乳香、沒藥、五靈脂
D、紅花、桃仁、益母草
E、牛膝、王不留行、五靈脂